找到相关内容1553篇,用时1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国历史上的比丘尼(2)

    习馀乘,行之数十年,功夫绵密,时获感应”,后往往极乐。又明州杨氏庵慧安尼,“诵《金刚经》,寒暑不辍”,同样修净土往生。她们二人皆被载入《佛祖统纪》的“往生高尼”中。明杭州孝义庵袾锦尼,乃明末高僧莲池...后栖心净土,室中供弥陀、观音、势至三圣,香花幡盖,庄严隆重,礼拜供养,意极诚恳。誓毕此形骸,脱离娑婆,往生极乐”。“口不妄言,行不乱步,内外调柔,如入三昧”,果得满愿。清秀州(在今浙江省)草庵道乾尼,...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00262523.html
  • 龙门石窟唐代阿弥陀造像研究

    开凿的大窟有一定区别。  这时期各种阿弥陀曼陀罗题材的造像活动渐渐盛兴,内容丰富多样。高平郡王洞正壁下坛上刻的九体坐佛一排是九体阿弥陀,"往生极乐有九品之差别。故佛体分为九品"B21日本的净琉璃寺有九...五祖之说,但在基本的相承上却是断绝不通的,大于禅宗及诸教学的师承。  、至于所谓的净土五祖,则为后世之人根据诸师的著述,而编造出来的系统。由此可推脂隋、唐以前的弥陀信仰,与净土往生的思想,已普及于一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401862760.html
  • 佛教的人间性与超人间性及当代人间佛教的困境与出路

    类:一是没有解脱之前的来世善报;二是超人间的终极解脱目标,如往生极乐世界,这些超人间化的问题解决目标直接针对着人间的问题,也只有通过人间才能到达,所以其中的人间性因素也是很明显的。   佛教人间性的...和超人间境界信仰都十分突出的是第二个类型,即念佛往生的佛教。完全建立在超人间力量信仰基础上的现实功利性佛教是其中的第三个类型,即祈神佑护的佛教。第四个类型,密教信仰型,包含着浓厚的神力加持信仰,从方法...

    李利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05262956.html
  • 雕版印刷的发明及其传播

    人,往生极乐。所以十二世纪后刻经事业接踵而起,有所谓“春日板”、“高野板”、“五山板”等名称。他们虽然刻了各宗各派的佛经以及禅僧语录、僧史、僧传等,但没有雕造过全藏。名僧铁眼禅师认为国家阙典得其师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34363015.html
  • 大乘菩萨心行与理想的佛教女性观

    熟知的东方妙喜世界阿閦佛净土。  这些佛菩萨以本愿成就的净土世界都很关注女性的身心苦难,但其解决方式亦如前述成佛一样,多以转女身为男身为往生净土条件。  如现今中国佛教最盛行的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其得名即...宝水池莲华中化生,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法藏比丘成佛后果如所愿,极乐世界诚然没有女性存在,无论以什么生命形式,往生极乐世界者皆从莲花化生。不过经中明确宣称极乐国土无女性,莲花化生的众生自然皆以男性身相...

    杨孝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00363160.html
  • 西斋净土诗浅释(1)

    取于净土,厌离此娑婆世界而欣慕彼极乐国土,如此则是取舍之情,乃是众生之妄想。可是若言无有西方净土,则又违背释迦牟尼佛之言。修习净土法门之人,应当要如何修呢?’义怀禅师于是又自我回答云:‘生则决定往生,...除去心中之烦恼污垢,阿弥陀佛尽能救拔迷情的众生超出于生死苦轮。往生后举步便可以遍游于尘点之数的国土,于十方世界利益众生最后便能圆满涅槃之因。娑婆世界之上的光阴极为短暂,极乐世界不知已经经过了几劫而依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14963187.html
  • 索达吉堪布:华智仁波切《自我教言》略解

    他们的面前不能喜怒无常,要有一个稳定的情绪。对于在座的人来说,前世我们已经结了不同程度的善缘,才能有今生的相聚,并能共同闻思修法;今生又共同发了无上的菩提心,共同发愿往生极乐刹土,来世我们肯定还是很...

    索达吉堪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20563203.html
  • 〈净土宗特色〉之「补充说明」

    极乐净土;而且是平生之时圆满达成往生之业,不待临终;于此世间即获不退转之果位,非至极乐。  圣道诸宗亦有弥陀净土之论说与行持,然以自宗之义理而判释念佛法门,遂有所谓唯心、自性,实相、观想,无相、兼修...净土门之修行者,还愚痴生极乐。  明遍僧都问法然上人曰:「虽念佛,心散乱,将如何?」  上人答曰:  应知:心虽散乱,称佛名者,乘佛愿力,必得往生。  生于欲界散地之人皆散心也,犹如受生人界,则有目鼻...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81663353.html
  • 论观音与西游故事

    、死 、贪、瞋、痴与轮回之苦,「往生极乐世界」(注三十八) 。总之,观音可施无畏力,使众生净除业障,获致无量利益 与安乐;称颂观音,必然「福不唐捐」,「多所饶意」。( 注三十九) 俗文学中像...宝藏佛遂替他取名为「观世音」,「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 」。又据《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授记经》上说,观音是过去无 数劫在极乐世界中由莲花化生的童子,名叫宝意;他也曾对 佛发下弘愿,「不求声闻缘觉,惟修...

    张静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161063495.html
  • 《圆觉经道场修证仪》 “礼忏法”新探

    宗密又随疏作钞,这样(普贤行愿品)的地位才被逐渐突显出来。  但是,从“十大行愿”的形成来说,有一个从少到多的过程。印顺法师认为十大行愿在佛教思想史上,是《舍利弗悔过经》——“忏悔法门”,及往生极乐世界的...人生的生老病死无常的现实,特别是临终时的苦痛作了具体的描述。  《无常经》中没有提及往生弥陀净土。但是,《大正藏》本附有一篇(临终方诀),其中有临终时往生千方诸佛刹土的描述,而往生无量寿国则为其特举的一...

    圣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65863809.html